西方有一句諺語:“每一朵烏云后面都有陽光”。雖然當下市場內卷激烈,迷霧重重,但樂觀者已經開始在困難背后尋找機會,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業態,深入挖掘那些被忽視或未被充分開發的細分領域,以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。那么,2025年市場釋放出了哪些積極信號?
又將給暖通企業帶來哪些機會?本文與您共同探討。
1、建設“好房子”
QUALITY HOMES
在剛剛落幕的全國兩會上,住建部對“好房子”進行了權威解讀:除了品質和層高之外,居住環境的通風、采光、溫度、濕度、潔凈度、密閉性、隔音性以及智能化等條件都將會是新的標準。這對于暖通行業來說,無疑將是發展良機。因為暖通行業通過智能溫控系統、空氣質量監測系統、智能通風系統等智能化技術的應用,可以實現對室內環境的精準控制和個性化調節,即根據居住者的需求和室內外環境變化自動調節溫度、濕度、新風量等參數,為居住者提供更加舒適、健康的居住環境。例如當下火熱的三恒/五恒系統,就是先進技術與個性化、定制化舒適生活的完美結合。可以說,未來誰能夠緊跟市場潮流,加大技術創新力度,滿足市場對高品質居住環境的需求,誰就能贏戰“好房子”風口,率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先機。
2、老舊小區更新改造
RENOVATION&UPGRADING
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記者會上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表示,將實施一批惠民生、促發展、防風險的更新項目,其中在民生項目中提到,要把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舊小區都要納入城市更新的改造范圍,因地制宜實施改造,也鼓勵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舊住宅。在中國,有接近60萬的小區,其中10年以上的老舊小區占比接近40%,伴隨國家對于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加速推進,老舊小區的供暖、通風及空調系統的煥新需求必定會進一步加速釋放,這些設備往往存在老化、效率低下等問題,通過更新改造,不僅能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,還能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。因此,暖通企業可以積極參與老舊小區的供暖系統升級、通風設備更新以及空調系統的智能化改造,利用先進的節能技術和智能化管理系統,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減少能耗,同時滿足居民對舒適居住環境的需求。此外,針對老舊小區的特點,暖通企業還可以提供定制化的改造方案,確保改造效果既符合居民的實際需求,又能與小區的整體環境相協調。
3、“以舊換新”政策延續
TRADE-IN
我國暖通行業已經從“增量時代”進入到“增量和存量并重時代”。2024年以來,在國家鼓勵、地方支持和企業讓利等因素帶動下,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效應持續顯現,為暖通市場的增長注入了新的活力。而隨著《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》的落地,暖通行業新一輪政策紅利正式開啟。對此,已經有不少企業在總結去年經驗基礎上,進一步加大了以舊換新的推廣力度,完善了推廣方案。例如,針對下沉市場銷售網點分散,參與率不足、用戶仍然薄弱、煥新成本較高等問題,有企業通過建設社區店,為社區用戶提供免費清洗、上門維修等惠民服務,縮短與老小區用戶的服務距離,將政策紅利轉化為觸手可及的消費動能。也有企業通過提供免費咨詢、設計、安裝、調試等一系列增值服務,提升消費者的煥新體驗。
總結與啟示
TRADE-IN
從2025年影響暖通市場的三大政策——“建設‘好房子’”“以舊換新”和“老房改造”,不難看出:未來暖通行業的競爭將不僅是產品性能的比拼,更是綠色技術儲備、數字化服務能力、政策響應速度的綜合較量——
一方面,政策正在導向綠色低碳轉型,將推動暖通行業技術升級。例如以舊換新背景下的設備迭代,將淘汰高能耗老舊暖通設備(如傳統鍋爐、低能效空調),倒逼企業研發符合新能效標準的產品(如一級能效空調、智能溫控系統)。老房改造的背后是聚焦能效提升,既有建筑改造需匹配綠色化要求(如外墻保溫、暖通系統更新),帶動暖通企業開發適配老舊建筑的模塊化、輕量化解決方案。
另一方面,隨著政策紅利的釋放,接下來行業競爭格局將加速分化。頭部企業憑借技術儲備強、資金雄厚的優勢將搶占政策紅利,通過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擴大市場份額。而依賴低價競爭的中小企業需加速向專業化、定制化服務轉型(如老舊小區改造專項服務),或與頭部企業合作承接細分市場。
云南鯤速暖通工程有限公司是專為家庭提供“昆明家庭采暖、昆明中央空調、昆明中央新風、昆明中央凈水”四大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商之一,構建了集銷售、設計、施工、監理、售后為一體的暖通服務平臺,涉及居家、辦公、休閑等多種室內環境解決方案。
鯤速暖通將為廣大云南地區客戶提供優質的昆明地暖安裝和服務,歡迎到店咨詢!